核心数据
包含天幕所有的核心数据,帮助数据分析者了解产品核心
核心数据提供了天幕大部分的核心指标,包含了用户属性、用户留存以及产品收入。 此菜单还提供了分钟粒度的同时在线人数趋势图,可以帮助产品运营团队直观了解用户访问趋势,可用于排查异常情况等问题。
规模数据
活跃用户: 进入小程序或者小游戏的用户数,同一用户同周期多次访问不重复记录(需要接入天幕SDK登录功能,所以与官方略有出入)
新增用户:首次登录小程序或者小游戏的用户数,同一用户多次访问不重复记录
有效新增与有效新增占比:详见【有效新增用户功能说明】
老用户:之前已访问过产品的用户数
累计新增:截止到所选时间的新增注册用户数总和
新增占比:新增注册用户数/活跃用户数,观察当天活跃用户中的占比,用以分析这一天用户的结构
访问次数:用户访问应用的总次数
人均访问:人均访问次数,计算公式为:总访问次数/总活跃人数
日活/7日活:当日活跃用户数量/最近7日的去重后的活跃用户数
日活/30日活:当日活跃用户数量/最近30日的去重后的活跃用户数
PCU:当日最高同时在线玩家人数
7日活/30日活:最近7日的去重后的活跃用户数/最近30日的去重后的活跃用户数
新增留存
新增次留:新增用户次日留存率,某日访问的新增用户,在1天后再次访问产品的用户占新增用户的占比
新增3留:新增用户3日留存率,某日访问的新增用户,在3天后再次访问产品的用户占新增用户的占比
新增7留:新增用户7日留存率,某日访问的新增用户,在7天后再次访问产品的用户占新增用户的占比
新增14留:新增用户14日留存率,某日访问的新增用户,在14天后再次访问产品的用户占新增用户的占比
新增30留:新增用户30日留存率,某日访问的新增用户,在30天后再次访问产品的用户占新增用户的占比
活跃留存
活跃次留:指定时间活跃(即访问小游戏)的用户,在之后的第1天,再次访问小游戏的用户占指定时间活跃用户的比值
活跃3留:指定时间活跃(即访问小游戏)的用户,在之后的第3天,再次访问小游戏的用户占指定时间活跃用户的比值
活跃7留:指定时间活跃(即访问小游戏)的用户,在之后的第7天,再次访问小游戏的用户占指定时间活跃用户的比值
活跃14留:指定时间活跃(即访问小游戏)的用户,在之后的第14天,再次访问小游戏的用户占指定时间活跃用户的比值
活跃30留:指定时间活跃(即访问小游戏)的用户,在之后的第30天,再次访问小游戏的用户占指定时间活跃用户的比值
用户时长
活跃时长:平均每个活跃用户在应用中的停留时长(秒),计算公式为:活跃用户停留时长总和/活跃用户数
新增时长:平均每个新增用户在应用中的停留时长(秒),计算公式为:新增用户停留时长总和/新增注册用户数
新增构成
分享引新:通过用户分享引入的新增注册用户数
外渠引新:与非官方渠道渠道合作买量(换量)引入的新增注册用户数
内部引新:与同主体的游戏合作引入的新增用户数
微信广告引新:通过微信官方的广告引入的新增注册用户数
搜索引新:通过搜索来的新增注册用户数
其他新增:除以上方式访问应用,未知来源的新增注册用户数
分享裂变
裂变K值:病毒传播系数,用于衡量产品的裂变能力。计算公式为:分享引入新增用户/(活跃用户数-分享引入新增用户)
分享人数:产品被分享的人数
分享次数:产品被分享的次数
分享引新:通过分享引入的新增注册用户数
分享引新占比:衡量用户分享引新的能力,计算公式为:分享引入的新增用户数/活跃用户数
收入汇总
当日收入:官方banner收入、激励视频收入、插屏广告收入以及内购收入总和
累计收入:截止到所选时间的收入总和,收入包括微信banner广告、微信激励视频广告、微信插屏广告收入等所有广告类型以及内购收入
ARPU:每活跃用户创造的收入,计算公式为:当日收入/活跃用户数
BN_收入:来自banner广告的收入,可在游戏收支-微信收入管理后台中上传
视频收入:来自激励视频收入,可在游戏收支-微信收入管理后台中上传
插屏收入:来自插屏广告的收入,可在游戏收支-微信收入管理入后台中上传 内购收入 来自内购的收入,可在游戏收支-微信收入管理后台中上传
内购收入:来自内购的收入,可在游戏收支-微信收入管理后台中上传
Banner
BN_收入:来自banner广告的收入
BN_arpu:平均每用户banner收入,计算公式为:banner当日收入/活跃用户数
BN_eCPM:广告每千次曝光收益 BN曝光量 请参考官方说明
BN点击量:请参考官方说明
BN点击率:请参考官方说明
BN点击单价
激励视频
视频收入:来自激励视频收入
视频arpu:平均每用户激励视频收入,计算公式为:激励视频收入/活跃用户数
视频eCPM:广告每千次曝光收益
视频曝光量:请参考官方说明
视频点击量:请参考官方说明
视频点击率:请参考官方说明
视频点击单价
插屏广告
插屏收入:来自微信插屏广告的收入
插屏arpu:平均每用户插屏广告收入,计算公式为:插屏广告收入/活跃用户数
插屏eCPM:广告每千次曝光收益
插屏曝光量:请参考官方说明
插屏点击量:请参考官方说明
插屏点击率:请参考官方说明
插屏点击单价
格子广告
格子收入:来自微信格子广告的收入
格子arpu:平均每用户格子广告收入,计算公式为:格子广告收入/活跃用户数
格子eCPM:广告每千次曝光收益
格子曝光量:请参考官方说明
格子点击量:请参考官方说明
格子点击率:请参考官方说明
格子点击单价
内购收入
内购收入:来自内购的收入,可在游戏收支-微信收入管理后台中上传
内购arpu:平均每用户收入,计算公式为:付费金额/活跃用户数
内购arppu:平均每付费用户收入,计算公式为:付费金额/付费人数
付费人数:充值成功的用户人数
新增付费人数:新增用户中的付费人数
新增付费金额:新增用户中付费的金额总和
首次付费人数:第一次充值付费的用户人数
首次付费金额:第一次充值付费的用户金额
新增付费率:新增用户中的付费人数/新增注册用户数
付费率:付费人数/活跃用户数
交叉推广
交叉曝光次数:应用作为流量主游戏时,交叉推广广告曝光展示的次数
交叉人均曝光:应用作为流量主游戏时,交叉推广广告人均曝光展示的次数,计算公式为:曝光次数/流量主游戏活跃用户数
人均有效点击:衡量流量主游戏中广告的点击质量,计算公式为:有效点击次数/流量主游戏活跃用户数
人均二次确认:衡量流量主广告位上推广产品被用户实际访问的效果,计算公式为:二次确认次数/流量主游戏活跃用户数
交叉点击次数:应用作为流量主游戏时,交叉推广广告被点击的总次数
交叉有效点击:应用作为流量主游戏时,交叉推广广告在防作弊机制下统计到的被点击的次数
交叉点击率:点击次数/曝光次数
二次确认率:用户二次确认界面,点击二次确认的次数比率,(二次确认数/点击次数)* 100%
最后更新于